学校决定,无偿为十八洞村的旅游开发贡献专业智慧和力量。
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正是在这种奋斗精神的激励下,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凭着勤劳、勇敢、善良、坚韧的民族品格,创造出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征途漫漫,惟有奋斗。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马克思的一生就是奋斗的一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意识不仅依赖于物质,而且反作用于物质,即意识具有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作用。马克思通过研究发现,人类的解放和幸福不能简单地依靠宗教解放、政治解放来实现,而必须通过彻底的社会解放来实现,并且把人类解放、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无产阶级的奋斗目标。
奋斗精神是中国精神的核心内容,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我们这个民族最鲜明、最优秀的文化基因,孕育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激励着全体中华儿女凝心聚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一方面,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汇集起建设社会主义的磅礴力量,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两弹一星等标志性成就。要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
农业数字化水平加快提升,精准作业逐步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加快建设新型基础设施作为专门一节列出。全国在用超大型和大型数据中心达497个、智算中心达20个。交通运输部印发《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5年)》,提出智慧公路、智慧航道、智慧港口、智慧枢纽等七大建设行动,着力推进交通运输提效能、扩功能、增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继续做好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为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指明方向。这是前无古人的中国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以大动脉作喻,深刻阐明信息基础设施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明确工业互联网的发展阶段性目标和重点任务······随着顶层规划不断完善,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快马扬鞭,融合应用持续深化,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能。建成一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2008年,我国建成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纯IPv6下一代互联网,并取得相关领先技术和应用成果。
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指出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这些要求,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洞察和敏锐把握信息革命发展大势作出的重要判断,是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指引。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我国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实现物超人的国家。数字暖流不断涌动,发展脉动愈发强劲。——网络基础设施实现跨越式发展正式开通。
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扩容骨干网互联节点,新设一批国际通信出入口,全面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商用部署。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农村互联网建设步伐,扩大光纤网、宽带网在农村的有效覆盖。
电子商务交易额、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居全球第一。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信息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有助于推动资源要素快捷流动、市场主体加速融合,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和质量。
目前,8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建设方案均进入深化实施阶段,新建数据中心规模超过110万标准机架。2019年6月6日是我国5G商用进程中意义非凡的一天。早在20世纪80年代,时任福建省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就敏锐认识到信息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的重要作用,他指出,经济要发展,邮电要先行。基础设施建设事关群众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挂念在心。要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战略布局,加快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我国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向,具有很强的战略性、针对性、指导性,为高质量推进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引。
工业互联网应用已覆盖45个国民经济大类······一组组亮眼成绩的背后是数字基础设施激发出的创新活力。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布局,统筹推进网络基础设施、算力基础设施、应用基础设施等建设,大力推进数字基础设施体系化发展和规模化部署,取得显著成效,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明确提出到2020年第五代移动通信(5G)技术研发和标准取得突破性进展。2021年10月,一场围绕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集体学习在中南海举行。
近年来,在政策支持指引和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移动物联网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移动物联网连接数占全球比例已经超过70%。拥有独立的卫星导航系统,是一个大国安全和发展的重要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历史和全局高度,审时度势提出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目标,并将拥有良好的信息基础设施作为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内容。新时代十年,我国积极顺应技术创新发展趋势,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适度超前部署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加快提升传统基础设施智能化、数字化水平,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取得一批世界领先成果,新一代数字基础设施正朝着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方向加速迈进。当今时代,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一端连接着巨大的投资与需求,另一端连接着不断升级的消费市场,作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基础设施在稳投资、调结构、惠民生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水利部发布《关于大力推进智慧水利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建设数字孪生流域和数字孪生工程,强化 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智能电网、智能化煤矿、智慧火电厂等快速发展。相比较还是邮电通信投资少,见效快,可行性大,通信改善可以弥补交通不足。
《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提出建设泛在智联的数字基础设施体系。彼时,信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正在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和驱动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
从1994年立项到2000年建成北斗一号系统,从2012年开始正式提供区域服务到2020年服务全球······26年间,中国北斗探索出一条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有源到无源、从区域到全球的中国特色发展道路,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目前,我国已实现 村村通宽带县县通5G市市通千兆,农村与城市同网同速基本实现,城乡数字鸿沟有效弥合。
在数字时代,这条路正展示出新的内涵与创造力。踏上新征程,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推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为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筑牢坚实基础,以信息化数字化驱动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算力基础设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随着云南省独龙江乡5G试验基站开通,并成功拨通省内首个5G高清视频通话,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互联网+电商等在独龙江乡纷纷落地,让独龙族这个昔日最晚进入现代社会的民族实现了信息化一跃千年的梦想。
2015年,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加快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全国首个算力小镇在浙江杭州开园。
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研究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问题。顺应时代发展,用好数据新生产要素和算力新生产力,让数据要素充分流动、数据活力充分激发,中国经济正迎来更为广阔的蓝海。
顺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一轮新的数字化改造升级热潮正席卷交通、能源、水利等多个传统基础设施领域。千帆竞发春潮涌,百舸争流正逢时。